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第一餐与邻里的静  (第2/2页)
从温泉街带来的玻璃弹珠,一绿一蓝一透明。    椿用手机录下卡片靠在木面上发出的小小摩擦——声音瓶:欢迎卡靠上去的一下?17:06。    六点半,杏和准时来电。「报到。」她把入厝包从画面里一件件掏出:    静音圈矽胶圈:放在杯底,杯子放下时不会敲到桌面;    窗帘绑带棉布云形:白天绑起来,光瓶更清楚;    入厝地图A3手绘:从新家到「ゆ」、到超市、到邮筒,再到最近的便利店。    她把笔在纸上刷刷地走,声音瓶:钢笔在地图上画弯?18:32。    「明天早上测七分钟路线。」杏和说,「我画了两条:直线快走版、巷弄Y影版。」    「先走Y影版。」日和笑,「慢一点。」    夜里八点,第一次家务会。    白板上分四栏:光、声、节奏、规矩。    光:立灯角度→不刺;窗帘绑带→白天绑;    声:椅脚垫→每月检查;夜间拖椅→禁止;    节奏:十点後静音时段;    规矩:公开展示三问贴在厨房;修复四步贴在玄关内侧;小修四步贴在水槽下柜门。    椿把「会让人卡住的词」黑底卡也贴了一张。底下多了一列替代词:    限定→先排线    内部→小组测试    私聊→先问能否拉群    搬桌→「抬」不「拖」    她还画了一个小图示:手掌下压=慢一点;两短一长=OK;捏一下=在。    「不用说话的说法常备。」她说。    会议中段,楼下传来一声轻轻的敲门。邻居太太探头:「打扰一下。我刚刚试坐你们椅子,真的安静。谢谢。这个给你们——」她把一小篮面包递上来,外面还暖。    「谢谢。」日和接过,回了一小罐柠檬糖渍,上面贴「修复版」。    太太笑:「我们互相修。」她用食指点了点自己的嘴角,「十点後我也会提醒家里的人慢一点。」    九点,三人视讯。杏和把新地图贴在她那头的墙上,镜头拉远,让两座城市的墙在同一个画面里出现。    「我想新增一个家里章。」她把针管笔举起来,「除了汤巡手帐,我们给这个家也做一套小索引:    入门声钥匙、门缝、木牌    厨房声水、锅、杯沿、静音圈    桌边声笔、纸、地图滑过去    晚上声风、远处的车、楼上脚步    每周只收三支,慢慢填。」    日和点头:「我加一个光索引:    早东窗    午墙    夜米sE灯    每次拍一张,时间写清楚。」    椿再补:「我负责邻里索引:瓶盖盒、楼梯间、垃圾日。第一笔我想写没有偷懒那枚。」    三人把这三套索引写入白板,旁边画了三个很小的方框,像帮它们预留位子。    挂线前,杏和请她们把手机放到窗边录三十秒。新家的夜是远处车流低低的呼x1,中间夹着某一户关窗的小声「喀」。她把档命名:「声音瓶:新家的夜第一段?21:14」。    贴进索引时,她在旁边写:「夜里请慢、请薄、请在。」    隔天一早,七分钟路线测试。    她们选巷弄Y影版。路口有一株被修得方方正正的灌木,像有人把绿植也规矩地摆好;右转的小小文具店九点才开,但门帘上的猫图案已经朝路上看。    第三个路口,红砖烟囱露出一截,风把「ゆ」的布幡吹了一下。椿看表:「六分四十六。」    日和把手机举高,拍光瓶——巷口半亮半暗,光像在地上摺了一条温顺的边,标签写:「光瓶:巷弄Y影的家路?07:05」。    回程,她们在邮筒前停下,投了一张杏和寄来的地图备份。信落进去的那一下,铁皮很薄的回音在早晨回弹一次。声音瓶:地图进邮筒的一声?07:11。    回到家,门口鞋柜上的「欢迎卡」旁多了一张小便条:    我是楼上。    昨晚听见你们搬家声音,今天一早听到你们的慢。    欢迎。    椿把纸条夹进邻里索引,旁边写:「第一张楼上便条」。日和在白板下方补了一句:    我们在一栋会回话的楼。    傍晚,杏和把「修复版」柠檬糖渍分装成两小瓶再寄出:一瓶给邻居太太,一瓶给楼上。她在明信片上写:    收件人:同一栋楼的人    我们会慢;    你们如果哪天也想丢一枚瓶盖,盒子在玄关。    门打开在这里→    1    她把卡片投进盒子。盒盖轻轻一声,像在一座新的地图上又画了一个点。    夜里,米sE的灯罩把桌面罩成一小块不惊人的亮。声音很少,却不是空;它们被写在白板、手帐、墙角的影子里——被一户家慢慢学会。    日和在页脚写:    第一餐告诉我们,家是会吃饭的;    第一个提醒教我们,家也会倾听;    第一枚瓶盖、第一张便条、第一盏灯——    把一种节奏养起来。    她最後加上一句最短的:    我们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