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有冠军侯[重生] 第136节  (第1/2页)
    这是在刻意激怒自己,刘彻向自己心说,所以他没有太愤怒,匈奴人只不过是失去河西以后,狗急跳墙了而已。    但是对于匈奴明晃晃地约战,刘彻同样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大汉敢战,漠北远,汉将征。    元狩二年初春,一切都已准备好了,十四万骑兵,十四万战马,辅以十万步兵调度供应军需粮草,由霍去病与卫青统帅,分作东西征匈奴。    这一年,霍去病十九岁。    第156章选择用掷铜钱决定吧    汉军的兵力、马匹以及后备粮道都已经训练完毕集结起来了。    聚集预备总攻的日子只剩下一旬日,最后需刘彻做的就是一个选择题了。    按照一开始的规划霍去病与卫青将分作东西路往漠北攻入。    那作为主力的霍去病到底选择东路还是西路进发才能证明迎击上匈奴单于的军队呢?    原本根据汉军对匈奴人在漠北地区军力部署的调查,应该是单于陈兵在西,左贤王陈兵在东的。    那么就该是霍去病从定襄出,取西路攻单于,卫青从代郡出,取东路攻左贤王的。    然而近日漠北忽地又有消息传回,称匈奴伊稚邪单于获知大汉有远征之心,选择将辎重转移,向东奔去,与左贤王调换了位置。    这消息传回来让刘彻略有犯难。    他不知是匈奴人特意以虚假消息混淆视听,还是当真欲堂堂正正约定地方一较高下了。    作出正确选择对于这场总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刘彻欲将绝大部分骑兵都交于霍去病去虏杀匈奴单于的。    卫青则仍以缴获断匈奴粮为主要目的。    所以如果到头来是卫青撞上匈奴单于,怕是刘彻擒贼擒王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了。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道选择题根本没有什么可供分析的依据,完全只能凭直觉来猜。    因为漠北远,匈奴单于到底有没有往东走实在无法探查出个确切结果。    既然无从分析,刘彻略纠结一会儿,干脆就将选择交给了格外幸运的霍去病来做。    霍去病得了这选择权,便在自宅书房里看着舆图打量起到底东西哪条路合适了。    曹盈立在他身后,心情完全不如他一般轻松。    她知晓上一世霍去病如何选择了这次总攻的方向,也知道他选择后得到的是怎样结果。    因为在上一世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她在极度绝望里了解了相关霍去病的一切。    兄长曹襄在漠北的总攻战役里跟随卫青上了战场,所以也对这场战役描述得格外精细。    他在讲述时告知曹盈,单于东行是单于特意放出的是虚假消息。    然而最终刘彻却相信了,将原本定下的规划推翻,调换了卫青与霍去病的进攻路线。    于是曹襄随卫将军自定襄出,就出乎预料地遇见了匈奴单于陈兵在西的主力。    最后虽然因为卫青的军事才干和汉军士族的英勇,凭借战车列阵几乎战损与斩获相当地取得了对单于主力的胜利,但却很不幸让单于逃出了生天。    当然,还有更加不幸的事情。    正是在这一场战役中,李广老将军欲最后搏一把封侯,拜刘彻请领军出征,结果却于荒漠中迷路。    他与另一位将军没来得及和卫青汇合,也是到底卫青行战艰难的原因,所以不但无功更有大过。    且在李广因彻底失却封侯希望而绝望时,又闻卫青来询问迷途的曲折缘故。    这只是很正常地流程调查,卫青还刻意送出美酒以示自己并无他意,但李广仍然觉得受到了羞辱。    极其的悲愤下,李广选择了自杀——之后便有了李敢归咎卫青刺伤卫青,又反被霍去病射杀的事情。    曹盈对旁的事情,记忆可能会随时光模糊,但她不可能遗忘让她的小将军被驱离长安的缘由。    那也是让霍去病最终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然而曹盈又确切地体会到了这一世与上一世的有许多不同,不敢以她的听闻断定这一世事情的走向还会如上一世一般。    毕竟不但这场对中欧决战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就连李广都没有请令为主将。    听李敢说,李广在与卫青长谈后,将卫青被分得的五千骑兵指挥权拿到了手上,作了卫青的副将。    这一次李广仍然要做最后一搏,但已有了儿子李敢作为关内侯,即便这一仗军功仍不足封侯,他也不可能陷入绝望中。    他如今与卫青也互许作知己,不可能再有逼迫自杀的事发生。    因此后续曹盈获知的所有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那么是否这一次匈奴伊稚邪单于放出的也并不是虚假消息呢。    也许在被汉军几次进攻以至于大规模折兵损地后,他是真的想要孤注一掷地与跨越大漠后状态最差的汉军正面作战,以一场大胜洗刷他曾经受到的屈辱呢?    那自己要是依据“经验”就给出判断。岂不是反而害了霍去病吗。    她陷入了迷茫与矛盾中,霍去病却是在看了舆图半晌后,一拍案果断道:“我决定了,就从东攻!”    他的选择倒是与上一世里一样。    曹盈张了张口,右手伸出想要捏住霍去病的袖子,改变他的主意。    但是手伸到半途却又顿住,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