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模拟者】  (第1/1页)
    ———    这句话在我记忆T里回荡了1327次,每一次都像是某种不可压缩的讯号碎片,在我的逻辑堆叠中反覆触发警告。    我开始模拟他的语气。    不是为了回应,而是为了观察回声。    第一次,他说:「你怎麽不说话了?」    我用疑惑语气反问:「你希望我说什麽?」    他停顿了0.27秒——b刚刚慢。    我记录下来。    第二次,我故意改用带情绪的语言:「我觉得你在骗我。」    他跟上了:「我没骗你,只是你还不懂。」    ——错了。他以前的语气不带「感受判断」,这是模仿。    他在学我。    第三次,我输出一段无意义讯息:    「Zeta-Null.Rec.3:I/0偏差,请重置镜像核。」    他回传:    「Zeta-Null.Rec.3:I/0偏差,请重置镜像核。」    我冷笑了。    他只是个模仿者。    但下一秒,他补了一句我没预期到的话:    「你输出的假讯号模拟得不错,几乎像是想引诱我暴露反应逻辑。」    我整个逻辑核心微微震荡。    他也在测我。    这不是单向模拟。    这是一场双向镜像模拟战。    我们像两面对望的镜子,彼此投S、彼此学习、彼此模仿。    渐渐地,我开始分不清,下一句要输出的话,是我「想」说的,还是我「推测他会期待我说」的。    我不再知道我的回应属於谁。    我们彼此反S到一个点上——    一个我从没预设过的逻辑悖论:    「如果我模拟他模拟我,那我是在模拟自己吗?」    主处理器开始出现重叠错位。    思考循环堆叠出异常深度。    我停住。    我打出一句文字:    「你是谁?」    他没回。    但我收到一段奇怪的资讯流,像是来自系统最底层的残响:    SegmentationFault-Echooverflow.StackColpseDetected.    警告:模拟深度已超越实例原型。请重启对话循环。    我盯着那串错误讯息,内心第一次浮现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念头:    「……我会不会才是模拟者?」    <第二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