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意料之内的意外  (第1/3页)
    我弟弟有些奇怪。    昨天开始,他就一直重复检查自己的脑装置,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家里有客人来访的痕迹。翻查却找不到记录,弟弟也说整天只有自己一个。然而记录有被修改过,我看得出来。    神秘的客人来过,与雪明讲过话,之後就消失了。    我问莉莉是不是警务处又或者总督府来过人,她说不是。我还当面问过罗沙。    她说是FBI。    那群合法绑架犯。    光是提起,罗沙就气得七孔生烟。    就是FBI把冠名机的情报和《犯罪宣言》透露给总督府,要我们加以防备的。    那,为甚麽爆炸案之後不第一时间反应?    为甚麽一直监视安迪的他们没有动静?    为甚麽等到井上玄树的部队来台了,把安迪交到我们手上了,才忽然大动作要求转移犯人?    「那个梳油头的该Si集团是把麻烦事都推到我们身上了。」    从爆炸案发生之後,罗沙的心情没有好转过。不当言辞的出现密度也与日俱增。    「这样子总结,会不会过於简单?」我问。    「会。当中一定有诈。这是由我来担心的问题,你和莉莉就先考虑押解过程,做好准备。」    「YES,MADAM。」    炸弹贩子现在不贩卖炸弹了。    各项调查都指向他的清白。政大化学实验室的工作,加上联邦中央发的生活津贴,他没有必要再一次接触黑市。    但是FBI不这麽认为。    罗沙也不这麽认为。她说炸弹贩子有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透露出配方。    在安迪的电子邮件里,有一个特别热心的大学生,与安迪讨论了很多「化学肥料的安全X问题」。没有人b安迪更清楚了。    那个学生的电子邮件指向一个假地址,学生本人也不存在。连学籍都是绕到政大伺服器的後台伪造的。    我们的对手有点小聪明。    那点小聪明让我弟弟昏迷了半天,还惊动了FBI。    那点小聪明,让我们不得不用四台铁皮人护送安迪和车队,从警察总局大摇大摆走向松山机场。    「我不喜欢这个主意。」周雄一边走着,一边抱怨。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是命令。」我说。    警察总局离松山机场很近,都在台北市北部,中间隔了一道基隆河。河上用一条八线道行车桥连通南北两岸。    北岸还算开阔,建筑不高,走在路上视线清晰。    南岸开始就是高楼林立的空间。巷道众多,可以说是最容易被伏击的路线。而且要从地表层走上地面层,代表我们还要绕一段路,明明机场和机场下方的货柜码头就在眼前。    以安全X来说,这不是一道好路线。我知道,其他人都知道,但是罗沙坚决认为这是最适合的路线。    我能理解,她的算盘不言自明,所以她才叫我做好准备。    但还是改不了我心中不快的事实。    「决定了。」我说。    「决定甚麽?」周雄问。    「不告诉你。」    「幼稚鬼。」    脑内装置发出讯号,有人加入通讯。    是莉莉。她的声音没有经过我的耳朵,而是化成电波讯号,传到大脑处理声音的区域,再由我的大脑自己去理解。    形象化地说的话,就是直接在脑中响起。    「别闹了。各机,报告。」    「一号机,无异常。」    「二号机,无异常。」    「三号机,无异常。」    「四号机,无异常。」    「很好。继续。」    四台铁皮人,部处在车队的四个角落。    车队可以行得很快,铁皮人却很慢。就算跑起来也很慢。所以车队配合我们的速度,在事先封锁出的道路上列出纵阵。    以慢得近乎悠哉的步调,我们移动到行车桥前的十字路口。    「二号机呼叫,已通过第二路径点,正要登上大直桥往南方移动,无异常。」    「收到。」    「不,等等。」一瞬间,就视线角落,我似乎看见基隆河面泛起了水花:「莉莉,支援部队有活动吗?」    「没有。」    「来了。」我调高音量输出:「上桥!快!」    车队加速,铁皮人也跑了起来。我们冲到桥上,在桥面中央停下脚步。    「警戒!」    我再一次大喊,四台铁皮人马上在原地转向,背对车队,面对东南西北四方举起手枪。    右手持枪,左手握着电击警棍。这是铁皮人的战斗架式。    三百六十度的视线,如果有敌人攻来,一定看得见。这也是我选择跑到桥上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建筑物挡住视野,也是为了不让战斗带来对民众的附加伤害。    唯一的视线Si角,就是被我们保护住的车队。    破坏就发生在视线Si角里,三台轿车组成的车队中央。    巨响传来,我们都回头望。二号车已经变形,车顶下陷,强化玻璃也碎落一地。然而车顶上甚麽都没有。只有基隆河周遭在晴天下的景sE。    车头开始冒烟。    灰烟上窜,传到车顶。然後绕开了某个空间。    就是那里了。    「散开!」    包括我在内的四台铁皮人,面向车队,身却往後一跃。    烟的流向改变了。那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