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故国悲凉玉殿秋  (第1/1页)
    自那次以后,赵佶是真的怕了楚辞了。    几乎是一种生理性恐惧,表现为看见楚辞就抖。    “这么怕我?”楚辞见他抖个不停,意味不明地眯了眯眼。    “赵佶,你这样的废物,怎么做皇帝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楚辞心中的焦虑可谓是一天比一天重。    她痛恨穿越没给她带金手指,距离北宋灭亡的日子也是一天天靠近,而似乎这次并没有什么改变。    金兵仍在南下,赵桓仍在摆烂。    唯一不同的是赵佶这次没有在江南干政。    赵佶见了她都这么怕,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投降北狩写谢表了。    “别抖了。”看着心烦,楚辞踹了他一脚。    “赵佶,你告诉我,为什么国难当头了你还能玩得这么开心。”    楚辞凝视着他的眼睛,妄图理解他的心理。    赵佶低下头,“我不知道。”    楚辞的声音太过严肃,他有一种被审判的错觉,羞愧到抬不起头来。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楚辞想到了他的这首诗。    他后来明明后悔了。可他如今为什么还这般放纵。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赵佶喃喃道,仿佛是在宽慰自己。    “他们说,我应该跑,跑出汴京……这样子,就抓不到我了。”    “若是将来金兵攻到汴京,我也尚有转圜之地,可在江南再建新朝廷。”    “那你来江南,就是来享乐的?”    赵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是他们献给我的……”他们自然指的是那些媚上的地方官员。    他眼里似乎出现了一点迷茫,“蔡京说,我是天子,这些,都是我应得的……”    楚辞被他逗笑了,“蔡京果真是这么给你洗脑的吗?”    “那他有没有告诉你,你是天子,有些事情是你应做的呢?”    赵佶哑然,又听她说,“你要守护你的百姓。”    “可是如今,你丢下百姓跑了。”    楚辞把他推倒在床上,褪去了他的衣衫。    她从书桌上拿过一支毛笔,沾了墨水,碰上了他的胸。    “你的《罪己诏》是怎么写的?让我想想。”楚辞没背过他的罪己诏,只隐隐记得几句。    “朕获承祖宗休徳,托于士民之上,二纪于兹,虽兢业存于中心,而过咎形于天下,盖以寡昧之资,籍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谀日闻。”    楚辞一边背着,一边在他身上写着。    赵佶身上发痒,心里却是一阵阵的痛。    她念出的罪己诏像是最后的审判,残忍撕开了他的遮羞布,把他的罪孽再次完全暴露出来。    “兢业存于中心?”楚辞像是听了好笑的话一般笑起来,笑着笑着却流出了泪,“赵佶,你还有兢业呢?”    “你早忘了你的初心了吧?”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楚辞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不知道在为什么而悲哀,是在为那些丧命的百姓,还是为罪有应得的赵佶,还是为什么也改变不了的自己。    “不是的……”赵佶见她哭得伤感,心下戚戚,也忍不住哭起来。    “我不想的……我没想到……”他哽咽着,愧疚和悔恨终于涌上心头,“我没想到会这样……”    “一开始……我想做一个好的皇帝……”    “可是……可是……”他终于像失了母亲的婴孩一般崩溃大哭,把他那些或许从未有人知道的彷徨无措宣泄出来,“我不会……我不知道……”    一开始,他只是端王而已。    他该如何做一个好的君王?他不知道。    是蔡京在教他。    于是他新政,兴学,建立孤儿院,变法。    大宋国库确实愈发充盈,国力强盛,百姓安乐。    蔡京开始吹捧他,说他是万世明君,说他能带领大宋到巅峰。    他开始自满,开始堕落。    朱勔以花石纲媚上。其实他付了钱的。内库里的钱越来越少,江南运来的石头越来越多。    他很高兴。可是从来没人告诉他,他的钱,并没有到百姓的腰包里。    他要造艮岳。“丰亨豫大。”他想用艮岳来展现他的政绩。    他们说……到底又是谁说的……他的成就已经让大宋到了丰亨豫大的地步,应该建造艮岳,与民同乐,广宣仁德。    金国兴起,辽国衰落,是王黼告诉他,他应该联金抗辽,夺回幽云十六州。    他一开始没有同意。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蔡京也劝他不可以。可是他们一直说,一直说。    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    那是祖宗的夙愿。这个词像是蛊毒一样扎进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是什么时候动摇了?被迷惑了?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最后他说了“好”,从那以后,一步错,步步错。    究竟是怎么到这个地步的?    “我不想的……我不想的……”他自知所有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因而到最后只变成了一句“我不想。”    他从来都是想让大宋走向巅峰,而非以百姓之血温养自己,以致灭亡。    “赵佶,请你记住,你的肩上,是整个大宋。”楚辞叹了口气,她纵然有上帝视角,都没有信心救大宋,更何况是身在局中被蒙蔽已久的赵佶呢?    他的身上已经写满了当初罪己诏里的内容,像是刻下的符文一样隐隐发烫。    “我知错了……”他知错了。他真的知错了。    楚辞的罪己诏写着写着忘了词,到最后,她写下了一句,“甘心万里成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她不想看到大宋的灭亡,不想再看到“故国悲凉”了。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那一天,赵佶终于完完整整地背出了他的那篇《罪己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